2002年至今:深圳购物中心体验式热潮兴起 存量商业调整成趋势2020-10-06 03:43
编者按:2019年,正值建国70周年历史节点,全国19城大同步,尤其发售《70年城市商业变迁史》大型专题策划,追溯过往70年城市与商业发展脉络,以史为鉴,探路商业与城市融合的更好可能性,最后将汇聚稿本。深圳,一座因改革而问世,因对外开放而兴旺的城市。英国《经济学人》评价深圳: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最引人瞩目的实践中是经济特区。全世界多达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顺利典范要数深圳奇迹。深圳奇迹也反映在深圳商业发展的历程中,短短四十年间,深圳商业建设构建了从无到有、从匮乏到饱和状态、从大同小异到各敲异彩的改变。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深圳百货零售业百花齐放、本土零售业与外资零售业同台竞技的阶段,21世纪初,深圳零售行业在竞争中展开市场配对和重组,外资企业开始转入,带给了购物中心发展的资金和先进设备的管理经验,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划加快深圳购物中心经常出现的规模与速度,深圳购物中心开始遍地开花,发展区域从关内扩至关外;主题式、体验式购物中心开始轮番上阵;购物中心为了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对自身展开递归调整渐渐沦为市场的发展趋势。零售行业资源整合促成购物中心问世 高端时尚消费风潮开始蓬勃发展2002年至2004年,深圳零售行业在竞争中屡屡的市场配对和重组,单打独斗、称霸一方的时代早已过去,零售商意识到只有依赖整体力量,构成规模效应,新的展开资源整合才能更佳发展。此外,随着深圳GDP的快速增长、交通的提高、基础设施的完备,为购物中心的经常出现获取了扎实的基础。2004年,深圳地铁一期工程通车典礼在罗湖口岸前广场举办(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2001年,最先明确提出购物中心概念的铜锣湾集团在深圳华强北片区发售华强北铜锣湾广场,它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娱乐为一体,已初具购物中心雏形。华强北铜锣湾广场开业(图片来源:文化财富周刊)但深圳第一家确实意义上的购物中心是2002年经常出现的中信城市广场。中信城市广场(后改名为新的城市广场)商业面积约7万平方米,坐落于深南大道与香洲区路交会处,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娱乐、观光多种功能于一身,被划归深圳2000-2002年的政府重点工程。中信城市广场使用只出租不售,统一管理的统一招商方式,这在当时还科先例,该模式也更有多家国际大品牌进驻,如深圳第一家奢侈品百货西武、第一家吉之岛(后改名为永旺)、第一家星巴克、第一家新的南国影院等。中信城市广场的经常出现超越了当时深圳百货的单一购物功能,沦为了当时深圳本地精英们的聚集地与外地游客热衷的观光消费场所,自此深圳开始蓬勃发展高端时尚的消费风潮。而城市化水平影响着商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正如盈石中国继续执行董事/副总裁、盈石 ( 深圳)总裁周亮所说,自从2003年深圳第二次城市化进程给深圳后工业化时代带给了腾飞,深圳特区内也在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等方面制订合乎现代城市拒绝的城市发展战略。深圳要建设国际化现代城市,必需要有繁盛的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化水平的商业中心与之相匹配。罗湖区,是深圳商业发源地,其中以金光华广场和万象城极具代表性。2004年这两大购物中心的陆续开业,标志着深圳购物中心转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冲破了深圳高端时尚购物中心的序幕。金光华广场是深圳第一家与地铁无缝接入的国际购物中心,总营业面积12万平方米。而万象城则引入众多高端时尚品牌,采行主力店+次主力店+专门店的门店人组形式。直到现在,万象城仍是深圳乃至全国最赚的购物中心之一。